,享受温馨美好时光。
树懒先生和他一起,在网络放映室中,把《猫》的西区原版音乐剧从头到尾的看了一遍。
期间安娜在进度条上打下了不少需要他重点关注的标记戳。
顾为经直接把进度条拉到了最后一处写有着“memory,高潮及重点!”的记好时间戳。
头上带着灰白的蓬松假发,占着斑驳胡须的女演员站在月光下。
清冷的歌声穿透月光而来。
飘飘缈缈。
过去的旧时光在耳畔一丝一丝的蔓延而开。
“午夜,
路上寂静无声,
月光失去了它的记忆了嘛?
{();} (ex){} 她在独自微笑。
脚下积满了枝叶。
风也在独自叹息
……”
如果说挑选一个经久不衰的片断,去概括社会公众对音乐剧《猫》最深刻的印象。
 曾经美丽无限的魅力之猫贝拉,在年迈以后,独自在舞台上清唱主题曲《memory》的这一幕,将会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唯一答案。  它不仅征服了猫咪家族的所有猫们,让它们推举贝拉升上九重天,赢得新生,也感动了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把扮演贝拉的初版女演员依莲·佩姬推举成为了音乐剧界的“第一夫人”。   还让导演韦伯狂揽了十数亿美元。   这就是这出音乐剧主角魅力猫·贝拉的魅力。   顾为经想要尝试在心中塑造出贝拉的模样。   它却“调皮”的如同耳边雾气一般的歌声,每当伸手想要去够的时候,便会从你的五指之间滑走,变成一丝一缕的水气。   贝拉是这出音乐剧里最重要的角色。   也是最复杂的角色。   这只曾经风华绝代,如今落魄孤单的小猫不属于艾略特笔下的任何一篇短诗。   它是韦伯为这出音乐剧设计的原创角色。   顾为经却又似乎从它的身上,看到每一只猫的影子。   它兼具了杜特洛诺米与珍尼点点的老迈,麦卡维蒂的灵动神秘,巴斯托福的可爱,史金波旋克斯的坚强和剧院猫格斯的萧瑟。   很难想象。   舞台上的一只猫,竟然能同时具有这么多不同的特质。   可它确实做到了。   《猫》初次上映以后,连续四十多年的火爆已经证明了这个角色的无比成功。   这种细腻的角色最难处理了。   仿佛用手掌去抓一团浓雾,还不能有一丝一缕的遗漏。   如果无法把它全部表现出来,笔下少了任何一种特质。   瞬息之间,画出来的它就不再完整,不再是魅力之猫。   顾为经连续几次提笔,每一次画出来的猫的样子都不尽相同。   有些时候,它苍老的像是猫族长。   有些时候,它可爱的像是麦卡维蒂或者巴斯托佛。   ……   但唯独没有一次,笔下的猫咪小样看上去像是贝拉本身。   带入着。   带入着。   就跑到其他角色的身上去了!   每次顾为经贴进心中的那团雾气,靠近,再靠近,当他觉得已然走进了这个角色,清冷的歌声仿佛已经响到了耳边的时候。   他猛的向前一扑。   烟雾被他的身影推走,就无语的看见,胖胖的巴斯托福正在怀里扭着屁股卖萌,或者麦卡维蒂正在他的身前翻着白眼。   而魅力猫贝拉——她依旧是远方的一团月光般的神秘雾气。   顾为经可以仅仅只选择其中一两个,或者几个特质尽可能的表现出来就拿去交稿,就像剧院猫或者铁路猫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