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山鉾的稚儿均为人偶。长刀鉾上的稚儿是有重大任务在身的。他要挥刀斩断鉾上的注连绳,象征着“打开结界”,以让山鉾能够通往神域。一身盛装、打扮得跟瓷娃娃似的稚儿依照事先排练好的那般,以庄敬的动作举起手中的小刀,往下一划——注连绳应声而断。至此,“山鉾巡行”正式开始!“弟兄们!拿出你们的气概!”长刀鉾上的音头取扯着嗓子,气势十足地呐喊一声。音头取——山鉾车队中的指挥人员。游行时,音头取并排站在车头上,挥舞折扇,指挥山鉾前进。音头取话音刚落,聚在长刀鉾周围的曳手们顿时欢声应和,随后撑开双臂,协力推动山鉾。曳手——不难从名字看出,这是负责拽动山鉾的人。每辆山鉾都需要40-50名曳手来拉动、牵行。很快,长刀鉾就像是被注入了生命,微微一晃,随后缓缓前行。紧接着,后方的其余山鉾亦纷纷启动,跟上长刀鉾。如此盛大的庆典,怎能少了音乐呢?伴随着音头取和曳手们的吆喝,充满节奏感的乐声传荡而出——杂子方开始奏乐了。杂子方——一般由8名钲手、8名笛手与2名太鼓组成,游行过程中一般会演奏30多首曲目。负责指挥的人、负责牵拽的人、负责转向的人、负责演奏音乐的人……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才能让这一辆辆山鉾变为“活动的画卷”。每当风儿吹过,便有一颗颗火星从烛灯上掉落,飞向空中,将太鼓的声音染上梦幻般的色彩。当这一辆辆山鉾总算动起来,当那呼号、鼓声萦绕在耳际,已难以用具体的言语去形容现场的热闹、欢腾。不消片刻,三十余辆山鉾全数驶上街心,排成浩浩荡荡的长队,场面好不壮观。山鉾移动的速度并不快,甚至可以说是笨重。没过多久,车队顺利抵达巡行路上的第一个拐口。音头取喊道:“转弯咯!转弯咯!”曳手们放缓速度,车方们一拥而上,开始为山鉾拐弯做准备。车方——山鉾车队中调整车轮方向的人员。山鉾转弯时,车方会在车轮附近铺上竹板,再将清水洒在竹板上,方便车轮转弯。车方们忙前忙后,巡行现场陷入短暂的繁忙。出于正在拐弯的缘故,车队行进的速度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几近停滞。便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街边的人群中,突然窜出数十名神情严肃的武士。他们沉着脸,闭紧嘴,硬生生地以蛮力推开面前的人群,动作粗暴,不管不顾,惹得怨声一片。因为现场群众的注意力都放在巡行活动上,所以这些武士的异常举动并未立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挤开人群后,这些武士顿时犹如一只只饿狼,扑向街心的那一辆辆山鉾!首当其冲的,便是位于车队最前头的长刀鉾。长刀鉾上的音头取见状,立即斥责道:“喂!你们是什么人!想做什么?!你们实在太无礼了!岂可来冲撞山鉾?!”武士们无视其警告,取下腰间的一只只瓷瓶,往山鉾上甩去。咔嚓、咔嚓、咔嚓、咔嚓、咔嚓!伴随着瓷瓶的碎裂,里头所装盛的透明液体顿时四溅而出。霎时,混乱降临。“喂!你们这些混蛋!想干什么?!”“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是油!是火油!”油——当听见这一字眼,长刀鉾上下的音头取、曳手、车方,瞬间慌了神,吓得面色煞白,顿时乱成一团。类似的场面,还发生在其他鉾车上。一伙伙武士扑向一辆辆鉾车,一看就知他们是有备而来。受袭的鉾车,足有8、9辆,主要集中在人最多的队列前端。粗略算来,这群骤然偷袭车队的武士,足有百人以上!众所周知,每逢人多的地方,不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愤怒、惶恐,甭管是何种情绪,都会飞速传播、扩散。许多站在街角边缘的人,根本看不见车队的现状,更不清楚发生了何事,只听见愈发吵闹、混乱的动静,以及那逐渐激烈的叫声,不禁恐慌起来、惊惧起来。当瞧见这群武士掷出火油时,就有不少人猜出他们打算做甚。果不其然……在往山鉾丢出火油后,他们便从怀中掏出了一根根火折子……“啊啊啊啊啊啊!”“快逃!快逃!”“这群疯子打算放
第71章 我橘青登又来救场装逼了!【4900】(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