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过我的。”赫连良卿打断道,“帝后同出同归,也能鼓舞士气,再说了,我们刚成亲,我可不想这么快……这么快就又分开。”
后面的话,声音低的几乎听不见,只有手指摩挲着杯沿转圈。
项瞻张了张嘴,半晌才拱手笑道:“谨遵皇后懿旨。”
……
翌日卯正,永昌殿。
御台下文武分列,殿角铜漏声未绝,项瞻已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自后阙步出。
他未穿朝服,而是传承铠、赤炎披、头戴凤翅盔,手提破阵枪。
满殿目光齐刷刷望去,随即便是一阵窃窃私语。
项瞻给了贴身内侍一个眼神,那内侍连忙高唱“肃静”,殿内的讨论声便戛然而止。
项瞻没有坐到龙椅上,而是走到众臣之间,亮出几本奏疏,说道:“昨日下朝后,有不少人上书,要朕出兵进攻青州,朕为稳妥,特命钦天监夜观天象……”
他顿了顿,看向一个青年男子。
男子年有二十四五,姓杨名修,其父正是西召朝的太史令,于猫儿岭一战中葬身火海。
项瞻称帝,朝中官员紧缺,何文俊于城中选拔可用之才,调查其家室,见其人品尚佳,且族中历代都在研究星象学说,便将其举荐入朝堂,仍官拜太史令。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时,他得项瞻示意,便连忙出列奏道:“微臣夜观天象,见苍龙七宿尽起于东,荧惑守心,紫微临兵,主天子以武威震远,若陛下能御驾亲征,必能一战而定。”
项瞻满意的点点头,目光扫过燕行之、赫连良平,二人果然嘴角带笑,同时出班,一左一右,拱手高声:
“臣请率大军,为陛下先驱!”
“末将请为先锋,为陛下开道!”
其余武将哗啦啦跪倒一片:“臣等愿从陛下亲征!”
文臣班中,荀羡眉头紧锁,正欲挪步,却被何文俊拦下,抢先出列,笏板高举:“臣请随军参赞,即刻草檄,布告天下,青州不臣,陛下亲率王师以吊民。”
项瞻抬手,殿内瞬时安静,他把破阵枪往金砖上一顿,当的一声脆响:“既然朕要御驾亲征,尔等就无需再请命……赫连良平、何文俊、荀羡!”
“臣在。”
前两人齐声应道,荀羡却慢了一拍。
项瞻瞥了他一眼,没有理会:“朕离开后,朝中一切机务,由你三人共裁共署,若有不决,可前往襄园求教。”
“臣领旨!”
项瞻又道:“燕行之。”
“末将在。”
“传令五军兵马司,命各军主将整顿好驻地防务,十月初十前,领本部可用兵马向青州集结,军令发出,你先行一步,如有战机,无需等待,可便宜行事。”
“是。”
项瞻一撩披风,转身回到御案后,朗声道:“此战,朕亲镇中军,皇后同行,鼓舞士气,玄衣都督护驾左……”
“且慢!”
项瞻话未说完,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喊声,众人齐齐看去,却见何文俊身后走出一名老臣。
他举着笏板,躬身行礼,而后一脸严肃地问道:“陛下,国母蹈兵,古无此礼,皇后怎能轻离中宫?”
大召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