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机器的帮助下,对这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析,原因马上就找到了。
李晓军教授成功申请到的自由行走资格,是去研究连续学习算法。
这个王栋印象深刻,因为他们对计算速度和算力的要求极其离谱,是他看过的申请书中最离谱的一个。
离谱到,虽然那是五年前的事情,王栋还是马上就想起来了。
他审核申请书时,觉得那样的计算平台根本不可能存在,然而,机器竟然承诺可以提供。
王栋当时也没有深究,机器说行就行呗。
现在看来,机器的承诺竟然是以智能解译模型为基础的。
也就是说,在计算过程中,该计算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智能决策,对数据进行了筛选和压缩,才达到大规模减少实际算力开销,并加快计算速度的目的。
用这么一个计算平台来拟合,不就相当于用智能解译模型来拟合智能解译模型自己么?拟合准确率当然是100%了。
当时,王栋很坦率地把情况通报给了李晓军,并劝他把刚才那个消息撤回来,今后也别再用这个计算平台进行拟合实验了。
李晓军从善如流,在消息发出二十几分钟后就把它撤了回来。
然而,在别的研究者看来,这就是一个学术大乌龙。
对这任务非常上头的那些人,一致认为李晓军是在对他们发动群嘲技能,所以一个个恨得牙痒痒的,找到机会就要刺上两句。
王栋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他总不能自曝身份跑过去替李晓军辩解吧。
看着在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的李晓军,王栋觉得自己似乎欠了他一份人情。
神临地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