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钱粮困局(4 / 5)

复山河 新海月1 3826 字 7个月前

从那边撤离过来的部队略少一些,我的旧部大约只有三千多人。

不过这些人,都是将领们的家丁。

受限于财力,没有办法扩编。

如果能解决钱粮问题,立即就可以拉出一个镇。

除了之前承诺的五千兵马外,等募兵扩编完成后,小侄可以抽调一镇部队,参与收复湖广的战斗。”

李牧笑着回答道。

两广只有三镇募兵,不等于他麾下就只有这点儿可战之兵。

整顿后的卫所部队,获得了大量的军田,同样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历次大战中的伤员,战后都会被勒令退役。

不过这些退役士兵,并没有回家种地,而是被编入了卫所部队中。

在此前的历次大战中,都有卫所部队的身影,真正的战斗力并不比募兵差。

大家都穿着同样的军服,外界根本无法区分两者的区别。

内部的将领,虽然知道他有一支战斗力不错的卫所部队,却不知道具体人数。

毕竟,各地卫所都是单独存在的。

即便是参战,一个卫通常也只会抽调一两个千户所,轮流上战场锻炼,不会倾巢而出。

如果他愿意,只需换个番号,立即就能完成对募兵的扩编。

不过李牧没有准备这么玩儿。

好不容易才把部队隐藏下来,自然不能轻易暴露从出去。

直接用明面上的家底,在原来两镇募兵的基础上,进行扩军就行了。

活下来的士卒,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都成了精锐。

老兵担任伍长,原来的伍长担任什长,什长担任小旗。

以这些人为底子,两个镇变六个镇,并不是什么难事。

训练几个月之后,就能初步形成战斗力。

先挑弱鸡练手,多打几次胜仗之后,一支精锐就诞生了。

都是老套路了,李牧玩儿的很熟。

“反正都要筹措军饷,多等上一些时日,倒也无妨。

不过一下子扩编这么多部队,钱粮能够保障么?

武器装备,能够及时供应么?

大军的战斗力,还能剩下几分?”

李原关心的问道。

募兵可是非常费钱的,满编的六镇募兵足有七万多人。

朝廷重金打造的辽东镇,一共也就六万多人。

哪怕全是步兵,每年的日常开销,也要数百万两。

一下子组建这么多精锐,朝廷可没有那么多铠甲、火器库存,顶多提供大刀长矛。

武库的那些家底,早就在前面的大战中,陆续被消耗一空。

想要精良的武器装备,那就只能自己动手打造。

制造技术无需操心,伸手向朝廷要就是了,但所需的钱粮,却只能自己解决。

何况急剧扩军,还会影响战斗力。

一系列的不利因素迭加在一起,李原不得不担心。

“叔父,请放心。

既然提出了这份计划,自然考虑过可行性的问题。

经费问题,其实在山东地界上,就筹措出了大半。

不足的费用,从两广筹措即可。

只要钱粮能够跟上,兵甲都不是问题。

这支部队是为了收复南京,临时扩编出来的,我们只要保障前期两三年的军费开销。

等到收复江南之后,大军损失的肯定不小,到时候顺势缩小编制即可。

扩编之后,战斗力受影响不可避免。

巅峰时期的两广军镇,能够正面击败北虏大军。

就算战斗力打个对折,派出去欺负叛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