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文清的破绽,陈阳的逆鳞(2 / 4)

房间里古香古色,正中挂着一副画像,看装束得有一百年了。

这就是文家人的祖先文绍。

绍翁生于咸丰年间,于光绪年间创立了仁和堂。

算下来,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坐!

随着声音落下。

文在山转身,端坐在太师椅上。

他身后的两个人也坐下了。

左手边是堂弟文在渊,右手边坐着一个妇人。

然后就是文长军、文长水、文长明、文长恩等二代子弟,一一落座。

他们坐在两旁的客椅上。

紧接着是一排年轻人,文清、文芯赫然在列。

这是文家的第三代子弟。

她们是没有座位的,都站在父辈的后面。

今天是文家人的一个小聚会,一切都按照传统的规矩来。

男人要换上了长袍大褂,穿着千层底,女人穿旗袍或者传统长裙,不得穿高跟鞋。

所有人一片肃然。

文在山环视了一眼,目光落到了文清山上,忽然道:“来人,添一把椅子。”

两名文家人搬了一把椅子过来,二代子弟的末端。

椅子放好之后,文在山笑了笑,道:“清清,坐吧。”

“谢大掌柜!”

文清道了声谢!

从父辈的后面绕行一圈,来到了椅子前,手抚后臀,缓缓坐下,姿态从容优雅。

这里是家族议事,要称内部职务。

其余三代子弟眼中无不闪过羡慕之色。

在家族聚会中,有资格坐下的,也就不超过十个。

别说三代子弟了,就算是二代弟子中有资格坐下的,也就那几个掌权的人。

文清是能坐下来参会的三代子弟第一人。

但羡慕归羡慕,他们也服气。

华东分公司的新药和试剂再次把仁和堂的声誉抬高到了一个新的梯度。

郭嘉卫生部都给仁和堂颁布了奖项,还大量的采购仁和堂的新药和试剂用于一线治疗。

这下,仁和堂更是如日中天。

文清之功劳,足以载入家史。

文芯更是满脸的不甘。

一步没赶上,现在是步步赶不上了,从今以后,她和文清就是两个阶层的人了。

“文清于文家,于仁和堂有大功,我准备晋升她为少掌柜,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话音刚落,底下议论纷纷。

仁和堂百年传承,文家依然流传着很多以前的习俗。

以前的老字号药房有三部分组成。

瞧病的大夫,配药的师傅,卖药的伙计。

也叫掌脉,掌药和掌柜。

三人各负责一个业务。

后来建立了新政府,以前的那一套基本上都废的差不多了。

仁和堂也与时俱进,引入了现代管理模式。

但以前的老习俗还是流传了下来。

其中掌柜一系又分为大掌柜,少掌柜、外柜和内柜。

大掌柜相当于集团总经理,少掌柜相当于副总经理,外柜是分公司经理,内柜是财务总监。

文清原本是分公司经理,按照文家的分级是外柜,现在更上一层楼,成为了少掌柜。

少掌柜在往上那就是大掌柜,现任的大掌柜是文在山,一旦文在山退休,这大掌柜的位置就是文清了。

如果不出意外,文清将会是文家的当家人。

“大掌柜,清清毕竟是个女孩还年轻,贸然晋升恐怕……”

一旁的文在渊提出了异议。

文清是立下了大功,凭借一己之力挽救了华东分公司,还顺带着让仁和堂火了一把。

但她才二十多,跳过第二代,以第三代的身份执掌文